首页/媒体关注

媒体关注

 

【中国网】身体能感知空间吗?中国农大副教授李耕解答

来源:中国农业大学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2020/05/1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白韵之) 5月7日,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和中国发展门户网线上举办了发展知识学术讲坛。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李耕进行了以“‘体’现空间:从认知角度研究空间参与地方发展的几个思路”为主题的分享,学术讲坛由徐秀丽教授主持。

李耕首先讲述了“空间的问题为什么重要”。“现在基本上能想到的社会工程,城市的、乡村的、经济的、政治的,进行社会工程第一个先动的是空间。先有物质上的改变,后面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再引进来。” 

“实践的本质是什么?”李耕提出,在范式更新,身体和空间转向之后,可能使一些基本的单位定义发生了变化。实践的主体、行为的范围可能就不只是主客二元的互动关系,更像一个气球或者气泡一样包着你的身体和想法,更关注身体和空间的能动性。关于空间不只是认识上的更新,对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李耕指出,在身体和空间的关系方面分别有三个研究角度。

首先是身体的空间感知。她指出,这种感知是超越视觉、气味、触感、声音、听觉,还有更复杂的风土。所谓的风土人情,其实是对地方感的感觉。比如,一说北京是什么样的感觉,一说上海是什么样的感觉,不用明说自己就能体会到。

第二个是关于比喻和身份认同的关系,这一点容易联想到在各地的社区营造。社区的本质是动员一个社区,动员的最好基础是自组织。这种自组织不管是宗亲、地缘还是寨子或者商帮,他们的认同基础都要有实体符号或者是物化的象征。在东南地区很常见的宗族聚集的房子,有很多地方是土楼,还有合院式的寨堡或者庄寨。

第三个是轨迹变化所绘制的关系网,将统计数据地图化。把空间、时间和行为都放在一起进行追踪,然后把人群做一些标签,比如说宅男、学生党或者通勤时间比较长的人,然后再结合城市的特征做研究。该方法对重新认识对象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不再把地图当作一种被动的呈现,通过现有技术的进步和观念的革新,越来越多的地图都有你我的参与,最典型的是大数据的收集。

李耕指出:“在身体和空间的关系方面分别呈现了三个研究角度,感知、比喻和轨迹,分别对应了文旅、社区营造和面向大众的普惠型设计。但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完全不限于这三个角度,帮大家打开一个可能的思路,给主流研究做补充。”


原文链接:http://cn.chinagate.cn/news/2020-05/13/content_76040181.htm?f=pad&a=true